不到5W!闲置出租屋储物间,爆改影音室,附改造经验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真力 F1b 打假 不到5W!闲置出租屋储物间,爆改影音室,附改造经验分享

不到5W!闲置出租屋储物间,爆改影音室,附改造经验分享

2023-09-11 06: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这个改造已经策划了好几个月了,不过各种原因一直耽误,拖了好久,从计划到改造完成,算了算时间,已经快4个月了,我自己鸽自己,也是蛮厉害的,拖延症晚期。

      和一切改造一样,总要有个原因,这次的改造,源于工作室出租屋朝北的一个小房间,面积不到8平米,纵向和横向空间不到3米,此前一直当做储藏间使用,感觉利用率不高,拿取大东西并不是很方便,同时整间房子光线并不是很好,原始的灯具我也没换,搭配深色地板,房间气氛比较压抑,我也很不喜欢。

     

      于是萌生了改造成影音娱乐房间的想法,改造前后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平时这个房间也能用于休息用途,在旅游越来越成为奢望的今天,宅,也可以宅的很舒服。

房间改造思路

      原本的小房间问题不少,地板是暗色调,光线不好前提下很压抑,墙面有破损掉渣场景,原本踢脚线油漆散的到处都是,而且同样和地板不搭。

      压抑的暗色调地板,我个人比较喜欢大面积浅色系,这个颜色太让我难受了。

      破损掉渣的角落。

      没做遮蔽膜的前提下刷乳胶漆,并且没做清理导致的脏污。

      在不破坏原本木地板的场景下,地板可以有两种改造方式:

      直接铺设地毯掩盖,成本最低,但是地毯也需要打理和清理,而且无法遮挡齐全。

      或者选择没有胶水甲醛,安装轻松,成本相对木地板低很多的SPC地板。

      我选择了后者,安装SPC石塑地板。

      SPC地板本质上是石头和PVC打成粉末重新烧制而成的,比较薄,相对木地板性价比非常高,而且不用切割工具的前提下,自己用美工刀就可以切割并进行铺设。

      SPC地板没有胶水,也就不存在甲醛的问题,像是之前的自粘地板甲醛问题比较严重,而且想要还原非常麻烦,不像SPC地板,直接拆了就可以还原,拆掉的地板还可以重复利用。

      至于踢脚线的问题,最开始选择踢脚线贴纸,但是翻车了,翻车后选择给踢脚线刷白,一白遮百丑,效果也好很多。

      破损墙面清理,补墙后刷乳胶漆。

      收边条解决SPC地板边缘不平整问题。

      简易窗帘扔掉,换成百叶窗。

      增加一个简易沙发,可卧可躺,舒舒服服看电影。

      增加一个艺术感边柜,可以放东西,零食遥控器和书本。

      可以铺设地毯增加整体的温馨性,也让整个环境更具备层次感。

房间改造过程以及个人建议

      首先是墙面破损补墙的事,这个可以自己去做,但是个人去做不太容易做平,如果比较在意这件事,可以选择找个师傅,又快又好。

      刷乳胶漆之前补墙最终效果,可以看出来还是不平整。

      我选择了电动打磨机去解决不平整的问题,打磨废掉几张砂纸后,墙面不平整现状好了很多,但是和专业师傅相比还是蛮大的,所以大面积墙面修补,除非你对自己手艺有着充足的自信。

      刷乳胶漆相对会简单一些,做好遮蔽膜,找个雨衣或者一套不用的衣服,网购一套工具就可以。

                                              铺设遮蔽膜

      因为这个房间原本墙面就是白色的,所以我选择多合一乳胶漆,两遍差不多就可以翻新了,如果是其他颜色刷白,或者白刷其他颜色,需要同时选择底漆和面漆,方便彻底遮盖掉原本的颜色。

      白色是懒人的最佳选择,也是最不会翻车的选择。

      我这套刷漆工具还是挺全的,两个滚刷还配备了延长杆,搭配四个规格不同的刷子可以轻松完成墙面刷漆工作。

      刷漆过程需要注意的就是边角和插座开关周围了,可以选择美纹纸进行遮蔽,开关、边角、插座周围要预先用小刷子进行处理,在用滚筒滚一遍,最后进行大面积的刷漆。

      第一遍过后最好等一段时间,干了后再刷第二遍和第三遍。

      完工后的房间,屋顶刷乳胶漆比较麻烦,一定要穿戴一次性雨衣或者旧衣服。              

      原先打算使用踢脚线贴来遮蔽踢脚线上的乳胶漆,不过这次买的太宽了,效果比较一般,只能撕掉,采用为踢脚线刷白的方式来实现需求,这也导致了我新刷的墙面乳胶漆被破坏了一部分,后期返工效果较差,翻车了。

      关于铺设SPC地板这件事,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干这种活了,手艺算是进步了很多,比第一次铺设的强了不少,这种地板铺设的诀窍其实就一个,橡胶锤,没什么是一锤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几锤。

      不过橡胶锤一定要轻轻敲击,SPC地板拼接的地方非常脆弱,很容易断裂。

     

      放一张对比图,此前的踢脚线贴翻车,褶皱加过宽,而且也不是很好看,后期补救,并且将踢脚线刷白就好看多了。

      不过这个时候还没进行收边,边缘缝隙还是挺大的。

      我选择了这种阴角线进行收边,相对收边条更和谐一些, 关键是便宜。

      最终收边后的效果,感觉还是不错的,至于插座上的乳胶漆,那是之前就这样的,这次虽然贴了美纹纸,但是之前残留的乳胶漆无法清除掉。

      最终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毕竟这是自己动手的成果。

      安装上百叶窗和更换更亮的吸顶灯后,整个房间温馨多了。

      多角度欣赏下,纯白墙面加浅色系地板特别适合光线比较偏暗的户型,千万别尝试大面积深色调,在灯光系统没做好的前提下会非常压抑。

      只论房间,这个改造你能打几分?

      成本方面:

      乳胶漆:多乐士5L  178

      勒塔 LEFA刷墙工具套装: 109

      PVC阴角线:40

      喷漆遮蔽膜:12

      SPC地板:735(还剩了整整1箱,一共3箱加4片)

      吸顶灯:100

      百叶窗:阿里巴巴定制,153

      总开销为1327,其中SPC地板占据了一半。

      SPC地板其实挺适合出租房、公司、办公环境甚至是家庭翻修场景,没有胶水、甲醛,安装也比较容易,但是耐磨性还是达不到宣传中的水准,只能介于实木地板和强化复合地板之间。

      最后设备入场。

改造后整体场景一览

      整体色调温馨,简洁。

      所有走线都用了理线管或者绑带,尽量做到看不见或者整齐,电源排插和各种插头都隐藏在收纳盒里,这里沿墙走线我偷懒了,毕竟之前我会用热熔胶固定走线,这样会更加整齐一些。

      一个单人小沙发可以舒舒服服的半躺着看电视、打游戏。

     铺设地毯可以增加温馨感。

      移动的电视支架不占场地,白色的音箱支架、白色的2.1系统、白色的电视机支架、白色的NAS,整体色调达成了统一。

      因为处于北面,在关闭百叶窗后在关灯后环境就非常昏暗了,可以提供不错的休息环境。

      单人小沙发旁边放了一个艺术造型的边柜,可以放XBOX的手柄和几本书。

      如果愿意读书,也可以打开落地灯,氛围实属是全了,不读几本书都感觉对不起这个氛围。

      当然也可以同时打开Apple Music或者网易音乐,伴着音乐重温之前读书的场景。

      唯一不足的是这个房间还缺一个空调,天气热了再考虑安装一台。  

     小空间也能带来安全感还是比较强的。

       隐藏在XBOX后面的绿联无线Airplay发射器,可以连接真力F1B,方便iPhone隔空播放音乐。

      娱乐主场景,开启真力,开启电视机,开启XBOX,配合XPG会员,想玩什么游戏玩什么。

      最近有些沉迷微软模拟飞行,毕竟疫情前去了一次新西兰,但是还是很遗憾没能真正开上飞机,至于现在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场景,现在微软模拟飞行支持中文,又在XPG会员里,而且碰巧也内置了库克山场景,对于显示中坐过直升机飞跃过库克山的我来说,这个体验感太微妙了。

      现在的我,太需要放松了,我本身对动作类游戏有些眩晕,不能长时间玩, 不过竞速和飞行休闲类问题就不大了。

      娱乐主场景2,开启真力,开启电视机,想看什么看什么。

 

    阅读场景,关闭电视、iPhone通过隔空投送以及绿联无线音频接收器AirPlay2播放音乐,打开明基落地灯,读几本书来调整下自己的心态。

      不知道各位对于这个小储藏室的改造整体场景感受如何?

设备选择思路

      这个小房间我没有选择投影仪,主要原因是房间太小,投影仪的大尺寸在这个房间没有优势。

      电视机没有选择挂墙方案,也没有选择电视柜方案,前者需要打孔墙面,房东不允许,后者太占地方。

      小房间没必要使用太离谱的音响设备,我这里直接上了一套整体功率140W的2.1系统,可以轻松应对这个小房间的听音需求。

      游戏方面的话,还有比游戏主机更适合大屏4k 120Hz高刷电视机的方案么?

       一台NAS用于支援电影娱乐。

      设备列表

      游戏娱乐输出:TCL 65X11  QD-Mini LED电视(4k 120Hz)

      游戏主机:XBOX X  

      音源输出:真力 GENELEC G2 ( G TWO) + F1B(F One)

      影音播放兼存储设备:极空间Z4S  

      移动电视机支架:索见Fitueyes TC78果白(55-78寸电视)

      落地灯:明基Wit Floor

      至于成本,我也简单算了下,均为京东自营,合适的渠道会减去不少成本

设备一览价格TCL 65X11 QD-Mini LED电视13499XBOX X游戏主机3699真力G2+ F1B 2.1音箱设备17997极空间Z4S NAS/旗舰版4599索见Fitueyes TC78果白电视机支架1299明基Wit Floor 落地灯2499绿联无线音频接收器AirPlay25995米8孔排插74合计总成本44265

设备细节

     真力 GENELEC G2 (G TWO) + F1B(F One)

     之所以把G2 (G TWO)和F1B(F One)拿出来先说,是基于我作为真力老粉的一个身份吧,家中还有一套真力G1,四年使用时间感受良好。

      所以先聊聊我最中意的这套音频设备,聊聊和G1之间的区别,也聊聊购买建议。

      如果你对音箱有研究,应该了解白色系音箱真的相当少见,当然你要讨论几百块的白色系桌面音箱、蓝牙音箱并不少见,那确实是事实。

      早在7年前我搬进新家,就想搭建一套桌面,有音质有颜值那种,不过7年前的我对这个没什么太多要求,最终选择了白色系的蓝牙音箱,当年花掉了我1/4个月工资。

      回过头来,当年选择的音箱低音单元仅有2.5英寸,也就是听个响级别。

      书架音箱,或者说桌面音箱,常见的配置是4英寸低音单元,0.75英寸或者1英寸中高音单元,这个配置下桌面音箱和小户型都可以达到不错的听感效果,比如我这次使用的G2。

      如果是搭配中小户型使用,建议加一套低音炮,比如我这次改造的小房间,因为太小了,G1+F1B其实就足够使用了,不过G1整体功率仅有50W,有些力不从心,而G2和G3一样,整体功率100W,能够达到更高的声压级和更深的低频下潜,低音方面虽然4寸单元的G2相对于G3有差距,但是F1B一个6.5英寸低音单元足以弥补低音上的差距。

      这里也简单提一下,F1B是2019年更新的升级版本,此前的版本则为F1A。

      那么小户型有没必要上5.1呢?

      这个完全看个人需求吧,如果做好吸音处理、正确合理摆放位置,不要说5.1了,7.1都是可以的,而且可以带来更震撼的体验感,包围感也是妥妥的。

      不过我觉得小房间有小房间的玩法,2.1声道的音源最多,也最容易获得,毕竟这之前只是一个小储藏室,以后想要折腾可以继续折腾,目前阶段是够了。

       作为影音娱乐功能,并不像桌面上使用那般凑的非常近,距离至少2米开外了,所以我选择了G2 + F1B 这种组合方式,G2的功率较高,而F1B 6.5英寸单元又能提供不错的低音效果。

      当然你要是选择G1+F1B的组合方式,也不是不行,就是音量可能要时常保持在较高水准,另外G1太小巧了,小到搭配55寸电视都觉得有些不和谐,G2的体积和尺寸会好多,尤其是这次我选了一台65寸电视机。

       这套真力G2是我从闲鱼上收的,相比第一套真力G1全新就没那么讲究了,日子久了,很多东西也都变得随性了,喜欢的东西可以立刻买。

      和真力G1一样是家族设计风格,同样圆润的铝合金雪白箱体,同样的设计风格,只是低音单元更大一些,值得一提的是G2的LED灯通过背后的跳线可以关闭,不像G1一直亮着。

      而背面的跳线可以调节的参数更多。

      G2和G1一样,都是极度简洁的接口,仅有一个RCA输入,所以如果你想要无线蓝牙,需要搭配第三方设备,比如这次我就配合F1B使用了绿联的无线音频接收器,可以使用iPhone直接隔空播放音乐。

      可以说G2不但适合作为桌面系统使用,对于空间不大的客厅使用也是适宜。

      而真力设计上的一大特色,标配了Iso-Pod隔振底座的G系列,在要求不是很高的场景下放置桌面上可以不用单独购置底座了,微微上扬的角度也能更好的贴合听感。

      真力F1B和G2一样,同样的极简外观,不过相对常见的低音炮单元四方造型,F1B 可以说圆润太多了。

      纯钢箱体,净重5.6公斤。

      客厅娱乐常见的低音炮多为8英寸和10英寸单元,小户型来说6.5寸也完全够用,F1B可以下潜至最低35Hz的超低重音。

      和大部分低音炮倒相孔朝向并不同,F1B的倒相孔是朝向地面的,能获得更强的低频量感,实际使用中稍微给点音量都能感受到低频带来的冲击。

     

      当然搭配F1B的最大好处还是可以使用多个输入源,光纤、RCA莲花、3.5mm模拟、同轴。

     

     延续了真力家庭欣赏系列产品线接口比较简单的配置,就连我这种并非纯正发烧友的用户都可以一眼看出大概的接口用途。  

     如果你是连接外部设备,建议将HT MODE打开,这样外接设备就可以控制音量了。

      单个低音炮自然是位于中轴附近,不建议偏离太多,音色调整按照推荐的调整,靠墙的时候减去2dB幅度,靠墙距离需要注意下。  

      为真力G2单独配备的白色音箱支架,做工还不错,不过看这支架销量不高,估计也是少有我这种为白色不余遗力找寻配件和产品的用户了。

    关于听感

      G2澎湃的功率能够达到更高的声压级和更深的低频下潜,不过这套系统低音主要交给了F1B,不过使用G2的时候低音单元并不是完全不工作,而是协同工作。

      无论是电影场景还是游戏场景,这套系统的解析力、声音厚度都非常不错,而且低音总是保持着充沛但并非渲染过头那种,15平米左右的使用空间都够用,何况这件小屋子只有7平米左右。

      简单来说,电影中人声解析力足够好,声音扎实且自然,立体感分明,结像清晰立体,低音澎湃但不过,精准还原电影中的爆炸、枪械射击的澎湃低音,100W的功率也展现了什么叫做小体积大能量,本身G2低音不足的地方也由F1B弥补了。

       而游戏环节也是特别能发挥出这套系统优势的场景,无论是射击类,还是竞速类游戏,空间感很容易上头,而对于各种环境音的渲染,也是十分到位。

      单独欣赏音乐沉浸感非常不错,人声、乐器这些细节,都有着清晰的分离度和层次感,低频细节量感又十分澎湃。

      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真力独特的真实无渲染还原特,初听觉得没什么,后续对比其他音箱很容易觉察出来差异。              

       TCL 65X11          

      从现状来看,Mini LED爆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我曾经的预期,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这几个月Mini LED新品完全是是爆发性的增长。

      Mini LED则可以理解为矩阵微缩化的LED取代了背光层和导光板,因此可以做的比较薄,同时兼具OLED和LED的特性,解决了LED背光不均匀、分区偏少、色彩较差的缺陷,同时也抛弃了OLED寿命低、烧屏以及亮度偏低的劣势。

     我在3月体验过TCL的75 X11,在配置上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4g内存加64G存储空间,120Hz高刷,HDR峰值2000nit的亮度,98%DCI-P3色域,1920个分区,支持HDR10  Dolby vision IQ、Dolby vision,支持24P电影模式,硬件层次已经拉满了规格。

     因为房间比较小,65寸算是一个极限,相对于75寸的X11来说,除了背光分区少了一些,自带音箱功率低了一些,其他硬件参数完全一致,所以体验感受并不会减少太多。

      65X11采用了超窄边框设计,边框宽度2.8mm,屏占比优秀,在65寸的显示尺寸上尽量做到极致的视觉体验。            

     整机厚度控制的比较薄,后盖为一体化,没有凸出的背包设计。

     背部整体为统一微弧罗马柱式格栅设计风格,安桥音箱非常显眼,60W的功率设计,支持Dolby/DTS双解码,具备了独立的两个天空声道,其实音质还不错,如果不是考虑真力本身就有着不俗的实力,65X11自带的音响完全可以取代千元左右的回音壁。

     因为TCL X11音频接口仅有模拟/数字复合和HDMI ARC两种,考虑到真力这套组合仅仅是2.1,3.5mm音频接口已经可以传输足够的数据量,如果搭配了前端,去实现5.1乃至7.1的话,那必须要实用光纤、同轴和Hdmi接口来传输了。

      为了达到最佳观看效果,在设置中可以将环境光感应关闭,同时将区域背光设置为高、智能局域控光可以打开,在运动中可以将24P电影模式开启。

      虽然我这个小房间本身光线就比较一般,但是峰值2000亮度的QD-MINI LED屏幕还是带来了优秀的观影和游戏体验。

      比如主打暗色调的爱乐之城、新蝙蝠侠、皇家酒店的悲惨时光,让我想当年观看权力游戏终局之战,面对黑漆漆的场景,我只能看着我300nit亮度的显示器发愁。

      不过65X11面对这种场景游刃有余,再也不用担心黑的完全看不清细节,让人怀疑导演是不是故意折腾观众。

      播放10bit H265 HDR片源的这些画面,整体画面层次感强烈,暗部细节得到保留,亮部再也不是过曝。

    95%P3色域也能尽可能的得到最大色彩还原。

     24P电影模式开启后,激烈的海战、打斗、驾驶场景也不会出现部分敏感用户画面抖动的问题。

      另外就是针对XBOX游戏主机,65X11也支持可变刷新率,自适应刷新率范围48~120Hz,保证画面输出的稳定,消除游戏卡顿和帧撕裂。        

      之前入手了XPG会员,PC游戏玩的越来越少了,毕竟65寸近距离带来的沉浸感依旧是近距离贴近27寸甚至更小显示器所不能比拟的。

      QD-Mini LED带来的画质体验很优秀,游戏中亦是如此,在对比了我那台传统LED背光,HDR峰值亮度不到400nit的游戏显示器后,我再也不想用那台显示器玩游戏了。

     索见Fitueyes TC78果白移动电视支架

     小房间最缺乏的就是空间,这方面电视机移动支架替代电视柜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这次改造不能对墙面进行破坏性改造。

      电视柜这种家具,其实新生代年轻人都不太喜欢了,如果不是处理太麻烦,我直接都想扔掉家里的电视柜,上移动支架或者全部挂架上墙。

      之前也看过一些移动电视支架,没有太好看的,用高情商的说法是,都是一些极具原始工业风的支架,最关键是没有白色的。

      索见Fitueyes TC78应该是为数不多具备一定美感的电视机支架。

      纯白配色,极简风格,适应电视机尺寸55-78寸,承重力最大45KG。

                         

      挂架支持规格可以调节,可以满足100X100~400X600MM(横纵)规格的VESA孔距,内部自带了测量标尺,可以预先估算下高度再确定安装位置,细节好评。

       因为小沙发整体高度不高,而TCL 65X11的Vesa挂孔安装位置偏低,所以我将位置调整到了最低进行安装,电视高度安装可调节范围为30CM。

             

      下部提供了可拆卸收纳袋以及一个置物架,刚好可以摆放NAS和游戏主机,同时我也准备了电源排插收纳盒,将所有线材妥善安置。

     

     为了方便走线,支架上还自带了两个魔术粘贴扣,这样理线就不会太难看了,从正面看上去也非常整洁。

      当然自带了四个滚轮是我选择这款支架的主要原因,方便移动,有时候我需要推出电视用于其他用途就不需要两个人搬运了,一个人就能轻松移动。  

      不移动的时候锁死四个轮子就行了,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索见Fitueyes TC78后背还提供了一个机顶盒/电视盒子收纳位置,如果我用之前的Apple TV,这个位置妥妥可以放下,连同设备一起移动,也算是考虑齐全了。    

   

     整体还是非常协调的。

     极空间Z4S  

      这个NAS也是我前段时间体验过的一台小白向NAS 旗舰版(限量白色),对于我这么一个老玩家来说,极空间Z4S除了操作简单,易用方便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影音方面,对于影音爱好者来说很贴心。

       

      大部分用户选择NAS,有一半需求都是自建影院仓库,很多NAS都需要搭配PLEX或者第三方播放器来实现完美的海报墙以及解码播放功能,PLEX和EMBY的搭建需要一定技术储备。

      我这次不想弄的和之前一样复杂,而我的诉求其实就是不错的海报墙界面,绝大多数片源识别直接解码输出的便利性,个别识别不了的片源可以利用TCL 65X11安装第三方的VLC单独解码播放。

      极空间Z4S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诉求。

         

      首先是这台机器搭配的处理器性能比较强悍,Z4S有intel 赛扬N5105处理器和N6005两个版本, 这两颗处理器均为四核心四线程,前者主频2Ghz,最高睿频2.9Ghz,后者主频也是2Ghz,但是最高睿频提升到了3.3Ghz,热功耗10W,属于低功耗处理器。

      两块处理器的显卡最大动态频率和图形输出执行单元有差异,不过都可以轻松解码4K 素材,内置播放器实测,无论是HDR、ISO原盘、H265、10bit,都能稳妥识别并播放。

      其次是极空间自带了TV端的极影视,其削刮功能很强大,除了对纪录片削刮有点问题外,电影削刮速度和精准程度都非常不错,甚至包括了此前的一些不能被APPLE TV+infuse Pro准确削刮的电影。

      TV端的极影视也可以把相册照片设置成电子相框,在电视上放映,这个功能也是挺有意思的。

      极影视对影片刮削的速度非常快,根据用户存储的影视剧自动匹配影视信息、演员表等,搭配海报封面几乎就是在几分钟内完成。

       精美海报墙可以拯救强迫症。识别率很高,影片简介、主演,分辨率、HDR ,匹配影片信息很精准,播放时支持加载字幕、选择音轨、以及倍速播放等功能,部分功能体验上超越了主流的jellfyin、Plex、Emby 等三方影视套件,而且无需复杂的安装步骤,开机就可以直接使用,实现了新手可以轻松搞定。让每位用户都能享受到最舒适的观影体验。

    同时自带的极影视APP的UI交互设计不错,整体使用感受不错,电影信息齐全、可以进行手工修正,甚至包括了跳过片头片尾这种明显本土化的设计思路。

      遇到电视剧没有合理的归纳成功,也可以自定义专辑。除了便捷的搜索,极影视还提供了多种筛选方案,比如按照影片类型、地区,又或者只看蓝光片,按照添加时间、上映时间对极影视库进行排序。实为懒人福音,用户专注去享受就

      不过这里的操作仅限APP端,TV端目前属于不可修改界面,希望后续做一个改进吧。

     极空间的强劲硬件系统赋予它优秀的视频解码能力,也可以通过HDMI接口直连电视,配合极空间解码,可以解决电视因性能不足而无法流畅播放高清蓝光视频的问题。蓝光4K、264、265、HDR随心播。

      所以我对这台NAS定位就是电影仓库+播放器,不过目前有一个不大大不小的问题,那就是Z4S不支持杜比视界,而碰巧TCL 65X11支持,也就是说,不支持的片源我打算用65X11来播放。

      还好我本人杜比视界片源很少,这个问题不是很大。

       后续阶段也许我会考虑使用Z4S的docker来尝试下这边的智能家居,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总体来说,在这套改造中极空间Z4S充分发挥了预期的性能,我还是很满意的。                

      明基Wit Floor 落地灯                

       这个阅读灯,我是作为观影的辅助光源,以及适当的阅读角看书而准备。

       这些年看的书少多了,看手机多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想起几年前装修也曾考虑过单独的落地灯和单人沙发看书,最后还是没能达成这个目标。

       所以,算是一种意义上的完成心愿吧。

       

       作为一款落地灯,明基Wit Floor第一眼印象就是不错的颜值,这次我选了银色版本,刚好可以和整屋改造风格完美契合。

     

       这是Wit Floor的全家福,包含了WiT主灯、电源适配器、灯座、灯杆、桌夹和螺丝配件,风格上延续了明基简洁的设计语言。

      虽然是几年前推出的产品设计,但是遵循了极简就是耐看的原则,现在看来依旧非常优秀。              

        底座非常沉重,可以提供非常稳定的支撑。

        同时底座和灯臂皆为金属材质,细节处理不错。

      采用了三段式设计风格,具备两个关节,灯臂可以自由调节,日常使用非常方便。

     

      小沙发高度本身属于非常矮的,可以轻松转动位置,下压调节至适当高度,将灯头拉过来,进行合理调节。

      平时不使用的时候,直接转回去,完全可以作为点缀作为装饰,不突兀。

       调节过程顺畅也比较轻松。

      Wit Floor的灯头为弯月灯头,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灯头距离水平面45cm时,110cm的照明范围可以达到300lux的照度。

      这个弯月灯头的设计看了几年了,依旧没有看腻,可见简约还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半圆透镜灯罩,可以将杂散光折射回工作区域,提升照度,让光线更柔和。

       遮光罩内部是36颗LED灯珠,搭载4颗驱动IC调节控制,可调节范围和色温都比较宽泛。

       经典的设计,圆环作为触控开关,旋钮则用来转动调节亮度/色温。

      同时灯头的球状关节,可以实现360度的调节。

      作为爆改影音室的点缀,明基Wit Floor更多是作为一场大片或者激烈游戏场景后的调剂,其实我这些年也感觉自己被手机吞噬了,就连阅读也都是通过手机去实现,我个人对OLED又比较敏感,时间长了会头疼,有时候回归纸质书,阅读角,是个不错的选择。

写在改造最后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改造计划,可以参考我的方案和手法,整体改造成本主要取决于你的设备,房间本身的改造上花费并不高。    

      不过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还是没错的,个人改造虽然成就感十足,但是就效率而言,是远远比不上专业师傅的。

      关于设备的选择,各位也可以酌情调整降低预算,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力求做到最舒适,比如这次我改造的单人小沙发和边柜以及地毯相对于娱乐主力设备的投入,就是九牛一毛了。

       希望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